老师把一块上面贴有一只猴子卡片的磁性黑板挂到黑牌上,问:“这是什么?”
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:猴子。
老师说:“全面点!”
学生有说“一只猴子”的;有说“一只小猴”的;有说“一只金丝猴”的;有说“一块猴子卡片的”。
老师说:“整体分析!”
有的学生不说话了,在等别的同学或老师说出答案来;有的围绕猴子卡片展开说,从颜色、形态、位置等等方面说得更细致、更全面。
老师说:“难道不是一块磁性黑板吗?”
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“啊”了一下。看来学生没想到,或者说没有往那方面想。
老师说:“全面地整体地说:是上面贴有一只猴子卡片的磁性黑板挂在了黑牌上。”
学生们为什么不往磁性黑板上想呢?思维定势,或者说是“习惯”。教学活动场景下的授课目标一般是黑板上的东西,我们好像也习惯于注重“点”,时空观上的“面”往往在潜意识里一般不说出来。我们往往顾不上“整体”或“回头看”,因为现实中的“一物”所包涵的信息量太大了!更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两个人的经历影响、素质差别、陈述对象的方方面面及陈述者的表达方式与水平等等引起的歧意,使得“你想的即是我说的”的沟通变得很难,所以,不借助于“指月工具”的手(参见佛教“指月公案”)的“口述”,常常容易引起误解,可是现实社会中的好多问题只能口头表达,无法手指,话语又往往是直接的,虽然一些人见不得啰嗦,却不可能加许多修饰词,且有些人多疑自负,往往容易认为你是在指责她(他),或者说“说者”与“听者”往往不在“一个频道上”,因此,孟子等众多的东西方哲学家不同程度地认为,这个世界是“不可知”“不可说”的。
现实中的例子是你出于好心往往被误解,你没有“顺意”认可而提出不同意见,有时会引起对方“辩解”而发生激烈冲突。因此便有了“顺其自然”的大道和“少说话,威信高,多喝开水身体好”的民谚,也有了“同而不和”的小人与“和而不同”的君子。文字上的例子就更多了,特别是文言文,因古代文字承载工作的艰难,一字多意的短文满集皆是。比如像《道德经》这样的经典著作,其研究释译者不下百家,家家都有理,有些释译者观点,可能连作者自己也未曾那样想,真是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”“同谓之玄,玄之有玄,众妙之门。”
因此,我们应该力行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,多培养具有全面辩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大器之人,以及善于倾听,相互理解的德善之人,推已及人,以和谐相处,辩证思维,创新发展,造福民众。